Thursday, October 8, 2009

《诗篇》与《诗经》的对话

回应李氏的文章,作者尝试以基督教的《诗篇》与儒家的《诗经》作为新的进路,来探讨人性的课题,特别是那些面对社会不义和压逼时的无助、哀伤与悲痛的表达,并以开放的态度进行对话及互动。一路以来,儒家的思想都是「不怨天,不尤人」,但在《诗经》中却发现约有十分之一的诗歌充满了哀歌的成份。

对於中国的《诗经》其中只强调上帝的公义,以致诗人无法真实的在上帝面前表露真感情,反而将负面的情绪投射在地上的掌权者。相对下,圣经中的《诗篇》的上帝被诗人描述为既公义又怜悯的上帝。

身为炎黄子孙,笔者或多或少承续了中国华人的思想,对於神的观念也会受到影响,认为我们所信奉的上帝是高高在上无法亲近的上帝。然而圣经《诗篇》却告诉我们上帝并非高不可攀的上帝,诗人可以自由地向这位有公义有怜悯的上帝抒发内心的不满;甚至责问祂,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可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了。

笔者认为两者呈现不同的表达方式,其关键在于《诗经》中的诗人无法亲身经历上帝的同在,而《诗篇》中的上帝却真真实实的出现在希伯来人的历史当中,让人可体验祂的同在。
因此,笔者身为华人基督徒认为我们应该摒弃中国诗人对上帝一厢情愿表面的认识,而回到圣经文本《诗篇》里所描述的上帝,并且学习诗人更真实的与上帝互动。

1 comment:

  1. 能不能在祷告中纪念一群面临死人塌楼的人?

    http://bancyanide.blogspot.com/

    即使仅仅放在您的祷告中也好。

    谢谢您!

    ReplyDelete